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双红融合 博爱德州 | “我与红十字故事”征文选登

2021-05-31 09:37:15来源:本站

人道、博爱、奉献  我心中的红十字

2020年以来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搅乱了整个世界的秩序,学校停课,工厂停工,人们惶惶不可终日,只盼疫情尽快过去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除了冲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外,还有一个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马不停蹄、夜以继日地奔波在各个疫区,积极开展应急救护、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、普及、培训工作,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这个社会救助团体就是红十字会。

红十字会这几个字眼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,应该是40年前了。当时唐山大地震过去好几年,但是由于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创伤太大,所以还是经常被提及自然而然成了人们闲聊时的话题。从他们的聊天中我听到一个很特别的名字——红十字会。就是这个红十字会,在地震发生后,为了避免余震造成伤害,给大家送来了应急物资,还在广播里动员大家暂时到村外的场院住帐篷,不要住在自家的房子里,以免发生危险。我就问大人们,什么是红十字会?咱们村离唐山那么远,也来帮咱们呀?大人们笑笑说:红十字会,简单来说,就是一个不收钱、助人为乐、救死扶伤的组织。

参加工作以后,有一次县红十字会在全县卫生系统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,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有人不理解,说,你傻呀,献这个干嘛,又没有好处。我说,咱是医生,救死扶伤是咱的天职,献出这几百毫升血液,说不定能挽救一条生命,对咱却没有任何影响,要啥好处?再说了,咱是共产党员,不该带头献血吗?后来在我的影响下,很多观望的人也报名献了血。2003年的时候,我的父亲因食道癌晚期进食困难,营养极度不良,医生建议输血,我拿着医院的证明信,亲自开车到德州血站拿来两袋血给父亲输上了,输完以后父亲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。后来同事提醒,本人献过血的,直系亲属等量用血免费。于是我咨询了县红十字会,并在县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报销了输血的费用。我当初献血只是想帮助别人,没想到最后却帮到了自己,让我不由得想起法国作家大仲马的经典名言: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。这不正是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的真实体现吗?

2010年,在县红十字会的倡议下,我第一批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,采集了血样,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。2018年8月20日,县红十字会的杨科长联系我,告知我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,问我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。说实话,当时我激动得心砰砰直跳,作为医生,了解家人患病想尽千方百计却无能为力的痛苦,当听说我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,我知道这对患者意味着什么,生怕错过这个机会,忙说没问题。杨科长说你得和家人商量,征得同意。我说商量也没问题。果然,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时她也激动说:“对于医生来说,治病救人是天职,而通过这种方式救人,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捐献的意义!” 

2019年1月2日是采集干细胞的日子。连续几天注射动员剂让我浑身轻微酸痛,食欲不振,如感冒一般,但我仍然在元旦晚上给素不相识的受捐者写了一封信:“自从决定捐献的那一刻起,对你的牵挂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。每个生命都是神圣的,我没有理由拒绝。希望通过捐献你能重获新生,在今后的生活中活得更精彩……”。捐献当天,我也收到了对方委托志愿者送来的感谢信和孩子画的“全家福”。

如今,捐献已经过去了两年多,一直没有对方的消息,有时我想,没有消息也许就是最好的消息,希望他已经康复,并且全家已经走出了阴霾。

还有一件令人高兴的事,前几天,在昆明上大学的儿子打来电话,兴奋地说:“今天我献血了,400毫升!”。我说,好样的!给你点赞!哈哈,看来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已经无形之中传给下一代了。

作者:平原县妇幼保健院  张开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