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山东省庆云县红十字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

2021-11-01 09:26:43来源:本站

  山东省庆云县地处山东河北两省、德州滨州沧州三市五县交界,辖5镇3乡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总面积501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31.81万人,是全国投资潜力、科技创新百强县。

  庆云县红十字会自去年底成立以来,坚持弯道超越,奋起直追,建组织、搭平台、搞活动、扩影响,全县红十字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。目前,全县9个乡(镇、街道)均成立了红十字会,建立基层红十字会437个,基本实现村和社区全覆盖,全县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445人,发展红十字会员31282名、红十字志愿者3289名,4处“博爱家园”申报省级示范点。  

 

  一、牢记初心使命,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  

  坚持党建引领,扎实推进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坚持组织领导到位。庆云县委高度重视红十字会工作,在红十字会组织建设中,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按照德州市委办公室《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今年2月在全市较早理顺了工作机制,实现机构、财务、人员、办公场所“四独立”,为全县红十字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。二是坚持人员配备到位。2021年2月庆云县红十字会正式独立开展工作,设立党组,设会长1名(由一名副县长兼任),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会长1名,党组成员、副会长2名,5名工作人员。为全县红十字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。三是坚持资金保障到位。庆云县红十字会建立了独立的零余额帐户、捐款帐户、会费帐户和工会经费账户,独立编制年度工作预算,县财政拨付工作经费,为全县红十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。四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、部门协同联动。庆云县委专门成立慈善事业及创业服务产业链,统战、民政、红十字会等12个部门单位牵头推动,进一步拓展人道、慈善事业,打造庆云人道、慈善品牌。以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为契机,全县各级红十字会强化服务意识、挖掘人道资源,有力推动了慈善事业及创业服务产业链发展。  

  

  二、建强服务平台,建设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  

  坚持全力推进红十字会基层组织、平台、工作有效覆盖,打通红十字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一是强化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保障。将红十字工作融入村党组织建设,把素质较高的党员优先发展为红十字会会员,通过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参与。印发《关于建立健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意见》,由乡镇、街道和县直部门副职或班子成员兼任红十字会长,相关人员任副会长,县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红十字会会长任职进行了批复。同时建立理事会,确定一名热爱红十字会工作、责任心强、有爱心的干部负责红十字会日常工作。选出基层红十字会会长437名。9个乡镇(街道)、经济开发区和教体、卫健2个县直部门成立红十字会组织86个,343个村和8个社区组建红十字会组织351个。二是强化“博爱家园”平台建设。认真学习贯彻省红十字会《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博爱家园建设工作的通知》和德州市红十字会《关于社区(村)博爱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每个乡镇选择1—2处社区(村)试点建设红十字“博爱家园”,搭建基层红十字会服务平台。坚持党政所愿、群众所需、红会所能,更好服务社区群众、助力社区治理。目前,全县建成“博爱家园”9处,渤海路街道滨河社区、庆云镇石佛寺社区、尚堂镇尚祥社区、中丁乡马刘郑社区已申报省级社区“博爱家园”示范点。三是强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。全县351个村、社区红十字会全部建立起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。组织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参与全县防疫、防汛、防诈骗“三防”宣传工作,有效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;参与先天性心脏病和白血病患儿普查工作;开展“关爱敲门”活动,组织号召志愿者为留守老人、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打扫卫生、整理房间、拉家常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;组织县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、蓝盾应急救援队成立秋收突击队,在中丁乡开展秋收扫尾活动,助力秋收秋种,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红十字会就在身边。  

  

  三、围绕中心大局,努力当好党和政府的人道助手  

  坚持服务大局、体现特色,在推动庆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贡献红十字力量。一是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活动。举办应急救护员培训班,通过理论讲授、情景模拟与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应急救护知识,50余名参训学员考试合格并获红十字救护员证书。在“世界急救日”来临前夕,举办应急救护知识培训,30多名社区红十字志愿者参训,学习救护概论、创伤救护、心肺复苏等相关知识,提升了业务技能。二是开展“三救”“三献”宣传活动。9月18日,在第七个“世界骨髓捐献者日”来临之际,全县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及红十字志愿者以“感谢你,捐献者”为主题,开展“三救”“三献”知识宣传活动,为群众深入讲解造血干细胞知识和捐献理念,号召更多的群众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的队伍中来。目前,庆云县共有6名志愿者签署遗体(角膜)捐献协议,其中实施1例,涌现出了王春良、陈秀美夫妇二人共同签署遗体(角膜)捐献协议的典型。三是开展人道救助活动。围绕为基层困难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县红十字会组织各基层红十字会开展大走访、大排查、补短板、办实事系列活动,对辖区困难弱势群体进行摸底调查,一方面向党委政府及时反映;一方面呼吁爱心组织奉献爱心。今年上半年,为徐园子乡746名75周岁以上老人送去价值14万余元的面粉和食用油;举办“小城大爱·为爱加油”庆云县红十字会爱心物资集中发放仪式,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;为5名白血病患儿成功申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“小天使基金”,将获15万元救助款。  

  

  四、弘扬红十字精神,增强红十字文化传播力感染力  

  坚持提升红十字文化传播力、感染力,弘扬正能量、引领新风尚。一是把弘扬红十字精神与“小城大爱”志愿奉献日结合起来。每周末常态化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在小区、在公园、在路口、在市场活动,弘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,引导全县群众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,传递温暖大爱情怀。二是把弘扬红十字精神与医养慈善救助结合起来。县红十字会与县总工会、团县委、县妇联等10个单位共同发起《医养救助慈善倡议书》,成立“医养救助”慈善专项基金,全部用于大病患者的医疗和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,将乐善好施、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,推动实现全民共建健康家园、人人共享幸福生活。三是把弘扬红十字精神与传承良好家风结合起来。在全县实施的“家风润云城”工程中,将红十字精神的传播融入“家训泽万代、家风润云城”主题诵读、媒体开设的“家风会客厅”栏目等线上线下各类活动,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弘扬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传承良好家风,以道德的力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